当前位置: 新闻资讯 > 公司新闻

冷链 “鲜” 行:食材配送的坚守

发布日期:2025-09-01


 

在现代食材供应链中,冷链配送是守护新鲜的核心环节,它并非简单的 “低温运输”,而是一套基于科学原理的全流程温度管控体系,从产地到餐桌,每个环节都藏着对 “鲜度” 的严谨坚守。

从食材离开产地的那一刻,冷链保障便已启动。以蔬菜为例,根据农业农村部发布的《农产品冷链物流服务规范》,叶菜类蔬菜采摘后需在 2 小时内完成预冷处理 —— 通过真空预冷机将温度从常温快速降至 4℃-6℃,这个过程能使蔬菜呼吸作用强度降低 60% 以上,大幅减少水分蒸发和营养流失。对于肉类,屠宰后的 “排酸” 环节需在 0℃-4℃的冷链环境中持续 24-48 小时,既能抑制有害微生物繁殖,又能分解肉中的乳酸,提升口感。

 

运输环节的温度稳定性直接决定食材品质。目前主流冷链车均搭载多温区温控系统,可根据食材特性设定不同温度:水产海鲜需保持 0℃冰鲜状态,冷冻肉类则需稳定在 - 18℃以下,而蛋奶类需控制在 2℃-6℃。车内安装的 GPS 温度记录仪会一定时间段记录一次数据,形成不可篡改的温度曲线,消费者可通过扫描食材包装上的溯源码查看全程温度记录,这一技术在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广泛应用。

 

如今我国冷链物流市场规模很大,从预冷设备到温控技术,每一项进步都在延长食材的 “新鲜保质期”。冷链配送的坚守,不仅是对食材本味的守护,更是对食品安全的郑重承诺,让消费者每一口都吃得新鲜、吃得放心。

 

往期内容:

1.食材烹饪误区大盘点:绿叶菜煮太久,营养会全跑光?

2.谷物食材科普:精米白面 vs 全谷物,哪个更适合日常吃?


上一篇:常见可能引起过敏的食材有哪些,一般会出现哪些症状 下一篇: 云南暴雨下蔬菜价波动,最新行情与采购建议出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