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品类食材一站式配送服务商
打造中国安全食品供应链知名品牌
全国服
务热线
400-030-0090
沙门氏菌为什么频繁出现在食品安全事故里,该怎么预防?
发布日期:2025-09-30
沙门氏菌之所以频繁引发食品安全事故,核心在于其宿主广泛、生存能力强、污染途径隐蔽,且容易通过日常饮食链条扩散;预防的关键需围绕“阻断污染源头”和“破坏细菌存活”展开,这涉及到食品采购、储存、处理和烹饪全环节:
一、原因
沙门氏菌是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之一,其高频出现通常是由自身特性与饮食习惯的叠加风险导致:
1.宿主范围极广,污染源头多。
2.生存能力强,常规储存难以杀灭。
3.轻微污染即能致病
即使食物仅被“微量污染”,也足以导致健康人发病;而老人、小孩、孕妇、免疫力低下人群,感染剂量可能更低,症状也更严重。
4. 交叉污染普遍
多数食品安全事故并非源于“食材本身的重度污染”,而是“处理过程中的交叉污染”:
生熟不分:切完生肉的砧板/刀具,未清洗消毒就直接切熟食、水果、蔬菜;
手部污染:处理生肉/生蛋后未彻底洗手,就接触水龙头、冰箱门把手、餐具或直接拿取食物;
汁液污染:生肉/生蛋的汁液滴落到冷藏的熟食、水果上。
二、沙门氏菌的核心预防措施
预防沙门氏菌感染的核心逻辑是“切断污染途径+杀灭细菌”,这需落实到日常饮食的每一步:
1.采购环节:选对食材,减少源头风险
优先选择正规渠道的食材,避免购买来源不明的生肉、散装鸡蛋;
检查食材新鲜度:生肉需肉质紧实、无异味、无黏液;鸡蛋需蛋壳完整、无裂纹;
避免购买“高风险半成品”:如未经彻底加热的溏心蛋制品、生腌海鲜、未全熟的预制肉。
2. 储存环节:生熟分开
生熟分层存放:冰箱内,生肉、生蛋、生海鲜需放在“下层抽屉或带盖容器中”,
避免汁液滴落到上层的熟食、水果、蔬菜上;
解冻方式:生肉/生蛋需在“冰箱冷藏室解冻”,或用“微波炉解冻”,避免室温解冻。
3.严格生熟隔离,清洁到位
厨具分开:准备两套砧板、刀具、抹布,一套专门处理生肉/生蛋/生海鲜,另一套处理熟食、水果、蔬菜;
彻底清洁:处理生肉/生蛋后,需用“流动的清水+肥皂”洗手至少20秒;砧板、刀具、水槽需用“热水+洗涤剂”清洗后,再用“沸水冲洗”消毒”;
避免直接接触:处理生鸡蛋时,若蛋壳有污物,可用干布擦拭;若手部有伤口,需戴手套处理生肉/生蛋。
4.烹饪环节:彻底加热
沙门氏菌对高温敏感——要确保“食物中心温度达到安全标准”,而非仅表面熟透:
肉类:鸡肉、猪肉、牛肉需煮至“内部无粉红色,汁液清澈”;避免吃“带血丝的牛排”“未全熟的炸鸡”;
蛋类:鸡蛋需煮至“蛋黄、蛋清完全凝固”,避免吃“溏心蛋”“温泉蛋”“流心蛋”;
其他:含蛋的食物如提拉米苏、蛋黄酱、自制冰淇淋需确保鸡蛋彻底煮熟。
5. 特殊人群保护
老人、婴幼儿、孕妇、慢性病患者等免疫力较低人群,需额外避免高风险食物:生鱼片、生腌、溏心蛋、未全熟的肉类;未经巴氏消毒的生牛奶、鲜榨果汁、冷藏的即食沙拉。
宠物相关:接触宠物后需彻底洗手,避免宠物进入厨房和接触食物。
往期内容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