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品类食材一站式配送服务商
打造中国安全食品供应链知名品牌
全国服
务热线
400-030-0090
结合7月份国内爆出的多起食品安全事故,普通人在外就餐该如何保护好自己
发布日期:2025-07-07
7月是我国食源性疾病高发期,近期多地出现因食品变质、误食野味或加工不当等原因引发的食品安全事件。为避免遭遇此类事件,下面是一些外出就餐的自我保护建议:
一、 看资质与环境
1. 查看证件
务必选择悬挂有效《食品经营许可证》的餐厅,优先选择量化分级“笑脸”标识为A级或B级和实施“明厨亮灶”的商家。
2. 避开超负荷运营餐馆
观察就餐人流,避免选择明显超接待能力的餐厅,易因赶工导致食品未烧熟煮透。
二、 规避高风险食品
1. 慎选生冷与野味
不点生食水产品、凉拌菜、自制冷饮:夏季易滋生沙门氏菌等致病菌;
禁食野生蘑菇、野菜,中毒致死率高;
谨慎尝试“新奇菜式”,如自泡药酒,避免过敏或中毒。
2. 关注食材状态与烹饪方式
肉类、禽蛋类需全熟,尤其慎食急火快炒的肉类菜肴;
发现菜品有异味、色泽异常立即停食并要求退换。
三、 网络订餐
1. 验证平台商家资质
下单前查看商家公示的营业执照和食品经营许可证,避免选择无证外卖店。
2. 拒收高风险餐品与异常包装
不网购冷食、生食、裱花蛋糕;
收货时检查封签是否完好、餐食温度,若包装破损或食品渗漏立即拒收。
四、 特殊风险防范
1. 洪涝灾害地区
不购买被洪水浸泡的食品。
2. 集中用餐场所
关注当地市场监管部门的抽检公示。
五、 事后维权:保留证据及时响应
1. 保留消费凭证:发票、支付记录、问题食品照片或实物;
2. 立即就医并报告:就餐后24小时内出现呕吐、腹泻等症状,保留病历及化验单,拨打12315投诉,并配合监管部门溯源调查。
往期内容: